得病後怎樣平靜心態
既然人生這麼苦,活著怎麼可能沒壓力?許瑞云提醒,遇到過不去的事,先問問自己事實是什麼?「事實永遠是事實,不要跟它過不去。抗拒事實的人,百分之百會輸。」人生不要浪費時間後悔,先面對、接受了,才能好好處理,得到放下後的平靜。
1.不要被情緒主導行為. 要保持平靜心境,最重要的是做到:「可以有情緒,但不要被情緒主導行為」。. 例如,你可以生氣,但不要被生氣的情緒控制而做出某些行為。. 這樣做是非常危險,因為由情緒主導的行為很多時也是不理智。. 因此當你情緒爆發時,最好先盡情發洩情緒,但在這期間千萬不要做任何決定。. 當發洩完情緒後,你會發現事後做的決定是完全不同,因為
在一些地方,生病的人被視為瘟神,有如過街老鼠,人人避之惟恐不及 ; 或是民眾為了爭搶物資,不顧別人死活,做出許多原本的他們不會做得出的事。而看到這些黑暗的我們,又是怎樣的反應、是抱著怎樣的心態在傳播消息、是帶著怎樣的情緒在回應?
1.正向思考,不要唱衰自己 抗癌存乎一心。. 醫護人員一致認為,正向思考的病人,往往有很強「要活下去」的意志力,他們會忍耐各種疼痛不適,保持樂觀的態度,儘量配合治療,治療效果通常比較好。. 有一位五十餘歲的男性肝癌病患,醫療人員原本估計大概只能活六、七個月,但他求生意志力很強,手術後每天早上爬山做運動,自己動手調配生機飲食,比預期
精神病似乎離大家很遠,但其實生活上一些焦躁不安、莫名的 空虛 和失落,都有機會揭示你的精神健康出現問題。. 現在給自己5分鐘時間,了解8類你未必為意的心理病,平靜內心,好好問問認識自己與平日行為,看看你有沒有可能出現這些心理病的待徵。. by Fanny Ngan. 08 Aug 2020. 1. 空虛. 不論身邊朋友多或少,你都可能有空虛的時候。. 心理學上,空虛不只是無聊
心態,決定我們的狀態;快樂,是在不美好中找到美好. 心態,決定了我們人生的狀態。. 有平常心,你可以從容面對一切;有同理心,你可以體恤別人;有包容心,你可以容納別人與自己的差異;有謙卑心,你可以不斷進步不會自滿。. 我們要懂得知足才能長樂,付出才能獲得。. 看事情不要只看不好的部分,心情只會越看越不好,要試著去看好的部分,就會慢慢變
- 探討精神分裂癥
- 為你抽牌|奧修禪卡:焦慮的社會,如何平靜下來?|女人迷
- 老大人的生死學-百歲母失愛女,冷靜自持不流淚
- 2020年末用4本書找回內在平靜!文字排解悲傷與憤怒 讓心態回歸
- 以賽亞書30章
- 測測你有沒有玻璃心? 討拍不是長久之計|天下雜誌
5. 如何將負面思想轉換成「正向思想」? 將負面思想轉換成「正向思想」的技巧﹕ 你要思想你想要的,而非思想你不想要的。 不要想﹕「我不害怕。」 而是想﹕「我會覺得輕鬆及平靜。」 用「現在」的形式去思想,而非用「將來」的形式,因為得到「現在」的肯定,才可以加強「將來」的成功。
了解過五種拖延心態了嗎?如果還沒,先閱讀〈導讀《拖延心理學》|Pinky 有三種,拖延心態有五種。〉這一篇前導文章吧!
你是否曾因過度焦慮而難以入眠、甚至不斷處於負面情緒中呢?或許你也曾聽過冥想有助於減緩焦慮一說,但 冥想為什麼能緩解焦慮、我們又該如何
我所提倡的恐懼管理的特色,不是大家所熟知的既有作法,並不需要採取什麼具體的行動,而是與行動內容無關,只需要整頓好心理狀態即可,也可以說是在塑造實際行動之前的自我。 標籤: 自我覺察, 生活技能, 心理狀態, 正念, 挑戰, 妄想, 恐懼管理, 為什麼遇到不確定的事情我總是先逃避, 辻秀一
催眠療癒個案心得分享. 【催眠療癒個案心得分享】. 為了想幫感情路上長期累績而來的情緒困擾,嘗試找到出口與解法,也想更了解、探索自己的內在潛意識,同時也對「催眠」有些好奇,懷抱著以上種種的心態,凱悠幫我做了第一次的催眠體驗。. 這次的體驗
拜日式是古時印度向太陽致敬的儀式,已有數千年歷史,在11世紀瑜伽體式中就有拜日相關的記載;傳統的拜日式的體位法動作均勻,適合初學者練習。 拜日式是一系列體式的組合,共有12個動作,對時間不多的初學者來說,學習難度不高,也不太花時間,就可以保持身體健康和心態平靜健康。
PDF 檔案
精神分裂癥 簡介 全球約有百分之一的人受到精神分裂癥的侵蝕,並大都在成年後發病時就無法過 著正常人的生活。許多人在發病前,智力就屬於中下,發病後智商更是嚴重跌落。精神分裂發病時大都是年輕時,發病後,就很難根治,只能靠藥物控制。
為你抽牌|奧修禪卡:焦慮的社會,如何平靜下來?. 全世界在面對一個危機的現在,我們除了戒備應對之外,還從中領悟什麼道理?. 這場瘟疫正籠罩著我們。. 每一天,大家的心情都跟著新聞、網路的各種消息起伏。. 當下當瘟疫已然不只是身體的疾病,更
現代化生活及醫學的進步,帶來了高齡與長壽,也衍伸了許多必須思考的新議題。日本科學史家、科學哲學家村上陽一郎多年來一直在思考醫療和死亡問題,在新書《怎麼活怎麼死:死不了的時代,我們有權利決定如何離開》,探討在面對死亡時,當自己和家屬的心態該如何整備?
從年初開始,2020 似乎就已經注定為「不安靜」的一年。一開始是新冠肺炎瞬間疫情延燒全球,小至個人的規劃,大至整個市場、國家的定位,紛紛受到非同小可的衝擊;回到國內,各種令人瞠目結舌的社會案件、藝人的驟逝、環境的變遷,不禁令人納悶:「2020 年到底怎麼了?
611 靈糧堂有限公司 611 Bread of Life Christian Church Limited Tel: +852-37108611|Fax: +852-26147611 香港荃灣荃貴街2-18號富麗花園A商場1,2字樓 1-2/F., Shopping Arcade A, Wealthy Garden, 2-18 Tsuen Kwai Street, Tsuen Wan, N.T., H.K. 青橄欖書房 Olive
測測你有沒有玻璃心?. 討拍不是長久之計. 10種狀況,測驗你有沒有顆玻璃心。. 同病相憐的人喜歡聚在一起取暖,有時自憐自艾變成了比慘大會,彷彿誰把自己的創痛講得最慘,誰就贏了。. 但即使外在環境無法改變,你還是可以改變心態,陶鑄鋼鐵般的心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Add you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