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東陽馬生序(節錄) 語譯


送東陽馬生序(節錄) 語譯

《送東陽馬生序》的勸勉之意是力透紙背的。全文對學之意義隻字未提,僅在“非苦學無以成”上大做文章,這是因爲,學習的重要,是婦孺皆知的道理,“學有所成”也是衆人追求的目標。作者抓住怎樣實現“學有

東陽:今浙江東陽縣,當時與潛溪同屬金華府。馬生:姓馬的太學生,即文中的馬君則。序:文體名,有書序、贈序二種,本篇爲贈序。致:得到。餘:我。嗜(shì是)學:愛好讀書。假借:借。弗之怠:即“弗怠之”,不懈怠,不放鬆讀書。弗,不。

《送東陽馬生序》的勸勉之意是力透紙背的。全文對學之意義只字未提,僅在“非苦學無以成”上大做文章,這是因為,學習的重要,是婦孺皆知的道理,“學有所成”也是眾人追求的目標。

《送東陽馬生序》節選自《宋學士文集》.明洪武十一年(1378),宋濂告老還鄉的第二年,應詔從家鄉浦江到應天(今江蘇南京)去朝見朱元璋時,正在太學讀書的同鄉晚輩馬君則前來拜訪,宋濂寫了這篇序,介紹自己的學習經歷和學習態度,勉勵他人勤奮學習

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(節錄). 余幼時即嗜學。. 家貧,無從致書以觀,每假借於藏書之家,手自筆錄,計日以還。. 天大寒,硯冰堅,手指不可屈伸,弗①之怠。. 錄畢,走送之,不敢稍逾約。.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,余因得遍觀群書。. 既加冠②,益慕聖賢之道,又患無碩師、名人與游,嘗趨③百裏外,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。. 先達德隆望尊,門人弟子填其室,未嘗

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(節錄)|星島教育網. 余幼時即嗜學。. 家貧,無從致書以觀,每假借於藏書之家,手自筆錄,計日以還。. 天大寒,硯冰堅,手指不可屈伸,弗①之怠。. 錄畢,走送之,不敢稍逾約。.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,余因得遍觀群書。. 既加冠②,益慕聖賢之道,又患無碩師、名人與游,嘗趨③百裏外,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。. 先達德隆望尊,門人弟子填其室

  • 清 連橫(臺灣通史序) 作者課文補充講義
  • 題目
  • 一字多義試題
  • B12n0078_001 洛陽伽藍記校注 第1卷
  • X57n0980_001 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 第1卷
  •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: 子部 1

(語譯 :司馬遷寫作史記後,無人可以繼承其風,游俠事蹟寫在一卷之中。眾多先民入我夢中,九原之下猶是鬼中雄傑 曾鞏〈贈黎安二生序〉 宋濂〈送東陽馬 生序〉 【作者】 請閱讀課本及參考書和以下資料回答: 提問 1 :. 試說明連橫寫臺灣通史

明˙宋濂˙送東陽馬生序:「先達德隆望尊,門人弟子填其室,未嘗稍降辭色。」 3. 德劭譽隆: 品 德好而聲 譽隆盛。今都用於賀人競選當選之辭。 4. 道高德隆:道行高,品德修養好。西遊記:「我常聞道高德隆,與天同壽,水火既濟,百病不生。」 5.

Tony整理的中國歷代古文,累計已超過800多篇,分享給古文愛好者,歡迎線上閱讀。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. 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(依篇序列表) (註:陸續新增作者文章,因此各朝代作者並非完全依照生卒

DOC 檔案網頁檢視

宋濂 送東陽馬生序中所述:「每假借於藏書之家,手自筆錄,計日以還。 錄畢,走送之,不敢稍逾約。 」借來之書,時間緊迫,心情急切,看閱,筆錄,走送,生怕超過約定之期,這是宋濂寫他年輕時求學讀書之難,而歸有光是透過「借書滿架,偃仰嘯歌,冥然兀坐,萬籟有聲」,寫書齋生活

李斯《諫逐客書》,翻譯 我聽說官吏在商議驅逐客卿這件事,私下裡認為是錯誤的。 從前秦穆公尋求賢士,西邊從西戎取得由余,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,又從宋國迎來蹇叔,還從晉國招來丕豹、公孫支。這五位賢人,不生在秦國,而秦穆公重用他們,吞併國家二十多個,於是稱霸西戎。

Unformatted text preview: 拔萃男書院 中國語文科 高中級校本文言自學課程 高中級延伸閱讀 拔萃男書院 中國語文 高中級校本文言自學課程 目錄 高中級延伸閱讀(教師用書) 編號 篇章 作者/出處 一、 孝經(節錄) 《孝經》 二、 非攻(上) 《墨子》 三、 子產論政寬猛 《左傳》 四、 矛盾 《韓非子

(語譯 :司馬遷寫作史記後,無人可以繼承其風,游俠事蹟寫在一卷之中。眾多先民入我夢中,九原之下猶是鬼中雄傑 曾鞏〈贈黎安二生序〉 宋濂〈送東陽馬 生序〉 【作者】 請閱讀課本及參考書和以下資料回答: 提問 1 :. 試說明連橫寫臺灣通史

DOC 檔案網頁檢視

其業有不精,德有不成者,非天質之卑,則心不若余之專耳,豈他人之過哉!(節錄自宋濂〈送東陽馬生序〉) 答案:(1) (C) (2) (A) 解析: 【語譯】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,背著書箱,拖著鞋子,走在深山大谷

DOC 檔案網頁檢視

送東陽馬生序: 宋溓 與元微之書: 白居易 祭十二郎文: 韓愈 2. 答: 1.E 2.D 3.G 3.1.答: C 解:(甲)范仲淹〈岳陽樓記〉; (乙)歐陽修;(丙)蘇轍 2答:B 解: (1)柳宗元;(2)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

至於鱗甲異品,羽毛殊類,濯波浮浪,如似自然也。. 【經文資訊】大藏經補編第 12 冊 No. 0078 洛陽伽藍記校注. 【版本記錄】CBETA 電子佛典 2016.06,完成日期:2016/06/15. 【編輯說明】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(CBETA)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. 【原始資料】CBETA

No. 980-A 天臺四教儀註彙輔宏記原序 [0671a05] 天臺四教儀集註一編。入藏流通舊矣。特以文約義 豐。 非廣搜經論以闡發之。新學何以深入堂奧耶。輔 宏記者。 相傳山家後嗣。集而記之。所以輔弼集註。而 宏揚教觀者也。 又曰扶宗記。惜沿今不登梨棗。秘之 講座。

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: 子部 1 –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. 1. 《唐書》之例。. 其《晉書》、《五代史》亦闕而不論,則未審為傳寫所佚,為點勘未竟。. 觀篇末別附《書史異同》一篇,《新舊唐書異同》一卷,與前體例截然不同。. 知為後人掇拾殘稿,編次成帙也

Categories

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
Add you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