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車用手機罰款
使用手機架滑手機,不符法條之「手持」要件.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1條之1第1項、第2項規定:「Ⅰ汽車駕駛人於行駛道路時, 以 手持 方式使用行動電話 、電腦或其他相類功能裝置進行撥接、通話、數據通訊或其他有礙駕駛安全之行為者,處新臺幣三千元罰鍰。. Ⅱ機車駕駛人行駛於道路時, 以 手持 方式使用行動電話 、電腦或其他相類功能裝置進行撥接、通話
由於現行法律規定,汽機車駕駛騎車或開車時,以手持方式使用手機,會被開罰1千到3千元罰鍰,但如果是使用手機架或藍芽耳機,則難以認定開罰,常造成警方執法困擾,因此警政署建議交通部修法,不論是手持、裝設藍芽耳機等,甚至是使用手機架看手機或平板電腦,通通都可開罰。
手機日漸普及,功能日新月異,現行的道路交通條例,駕駛手持使用手機,開車罰3千、騎車罰1千;但警方執法在認定上還是有一定的難度。
開車中使用手機本來就不是安全的事,昨天立法院也三讀通過了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」,不管是汽車還是機車在道路上行駛的時候,只要使用手機、電腦來進行撥接、通話、上網將會被罰新臺幣三千元(汽車)與一千元(機車)的罰鍰,九月一日正式上路。
開車手癢要忍住 開車騎車使用手機開罰於 102 年 1 月 1 日實施取締開罰,別以為停紅燈拿起手機看現在幾點也一樣,是會被開罰的。
臺灣從 2013 年起,針對駕駛人於行駛道路時,以手持方式使用行動電話、電腦或其他相類功能裝置進行撥接、通話、數據通訊或其他有礙駕駛安全之行為者,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 31 條之 1 規定,騎機車罰新臺幣 1,000 元罰鍰,開車罰新臺幣 3,000 元。
- 開車、騎車別玩手機!1/1 元旦起真的要罰啦
- 日本12月起嚴罰開車用手機 國人自駕須留意
- 停路邊設導航被罰3000元 她問:要老女人夜宿車內?法官這樣回
- 開車用Google Map被開罰單! 美女駕駛暴怒嗆警察:翻法條給我結局逆轉超暖
- 八大民生新聞 開車用手機架看片 擬修法開罰! 2019042104
- 專心點!開車用手機1秒等於盲駕11公尺 新北警2個月狂抓5千多人
現在,大家開車去一個陌生的地方,都會開啟手機地圖軟體來導航,避免走錯路耽誤時間。最近有位司機朋友訴苦水稱,他在開車時使用手機導航被拍到了,導致被罰款扣分,覺得十分冤枉。很多新手司機表示不解:開車不能玩手機我知道,但是使用手機導航也有事嗎?
婦人臨停用手機遭警開罰單 警:路邊停車不罰等紅燈罰 | 發燒車訊 臺北市一名63歲黃姓婦人因為要回家,臨停在路邊用手機設定導航,遭警員認定邊開車邊用手機開罰,她不服提行政救濟。
新北市警局分析2019年交通事故發生原因,發現往往是民眾駕車卻用手機而釀禍!經換算,當車輛時速達40公里時,低頭看手機1秒等於盲駕11公尺!短
日本修法嚴罰邊開車邊使用智慧型手機,違規罰鍰將提高到1萬8,000日圓(約新臺幣5,000元),若不慎肇事的刑責或罰金也變重。修法12月1日上路,國人赴日自駕旅遊須留意勿觸法。不能邊開車邊做的行為很多,除了智慧型手機外,還包括操作或注視車用導航機、平板電腦等,總之只要不是跟開車本
三級警戒臺灣人乖乖宅在家! 駕車活動連兩月大減、汽油消費跌 婦人臨停用手機遭警開罰單 警:路邊停車不罰等紅燈罰 員警站國5維護平臺抓違規 遭質疑取締合法性 只差10公分!賓士車未注意路況 於臺84學甲段險撞上工人 影/別出來害人啊!
社會中心/綜合報導 新北市一名金姓男子,去年8月再開車行經中和區民樂路時使用手機,遭警方「以手持方式使用行動電話、電腦或其他相類功能
交通新法已經通過,自明年 1 月 1 日起,無論是汽車或機車駕駛都不能在行駛中使用手機,違者汽車駕駛開罰 3 千元,機車騎士開罰 1 千元。「行駛中」並不僅限於車輛行進中,在馬路上等紅燈也算行駛中,這時候拿出手機看一樣會吃紅單!
日本修法嚴罰邊開車邊使用智慧型手機,違規罰鍰將提高到1萬8000日圓(約新臺幣5000元),若不慎肇事的刑責或罰金也變重。修法12月1日上路,國人
北市名1名63歲黃姓婦人,被員警認定邊開車邊用手機,當場開罰3000元,婦人認為自己是停在路邊設定導航,對罰單不服提起行政訴訟,還當庭向法官
只要是開車、騎車過程中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,不論是否妨礙到駕駛安全,汽車和機車駕駛人都會被處以3000元、1000元罰鍰,那麼如果將手機放在手機架上,停紅燈時開來看Google Map呢?有一名心理諮商師一次在路上遇到這樣的情況,氣到和警察在路邊僵持30分鐘。
1:54
不少汽機車駕駛行車,會在車內安裝手機架,方便使用手機,而且根據現行法規,這樣做不算手持,所以不會吃上罰單,卻可能衍生交通事故,於是
專心點!開車用手機1秒等於盲駕11公尺 新北警2個月狂抓5千多人開罰 ETtoday新聞雲 更新於 2019年12月26日05:57 • 發布於 2019年12月26日05:04 記者陳雕文/新北報導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Add you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