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王堆帛書易傳
馬王堆帛書《易傳》包括《二三子問》、《繫辭》、《衷》、《要》、《繆和》、《昭力》六篇,圖版及釋文分別收錄于《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》第 1、3 冊 [1],茲據《集成》所作的釋文為底本作校補,整理者的說法稱作“新注”。 《二三子問》校補
上世紀七十年代出土的馬王堆帛書,內容豐富,其中《周易》、《老子》等珍貴文獻一直是學術研究的熱點。. 帛書《周易》有經有傳,經文中的卦序與通行本完全不同,傳的內容與“十翼”也很不相同。. 帛書《易傳》包括《系辭》、《二三子問》、《易之義》、《要》、《繆和》、《昭力》,共六種。. 與通行本相比,帛書在文字上存在很多差異,並且,帛書
PDF 檔案
留下的稿子加以整理出版,並以《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校讀》(以下簡稱《帛書周 易校讀》)為名。 事隔卅年, 5 世人才看到這本《馬王堆漢墓帛書〔貳〕》的雛形。
1973年12月在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帛書《周易》和易傳,在1984年開始陸續對外發表所整理好的相關文字,至今已有30幾年時間。 《周易》經文受到引用的機會較多一些,但是易傳就比較少了。
本書主要依據一九八 年帛書小組整理出版的《馬王堆漢墓帛書(壹)》本。 黃老道家的重「時」,在哲學上對《易傳》有深刻的影響,在政治上講時功、重時效及其善於掌握時機,這正是黃老派在現實上取得數百年主導地位的重要原因。
<馬王堆帛書繆和、昭力釋文>《道家文化研究》第6輯,1995。黃沛榮<馬王堆帛書繫辭傳校讀>《周易研究》4,1992,頁1-9。<帛書繫辭傳校證>《道家文化研究》第三輯,1993,頁104-119。<馬王堆帛書周易異文初探>收入《易學乾坤》。臺北:大安
- 帛書《易傳》五篇對《漢語大詞典》的訂補價值
- 《尚書》“偽篇”《伊訓》新探_武漢大學中國地域文化研究所
- 《周易》研究的課題與方法
- 自序、目錄、引言、凡例、後記
- 陳榮捷〈《易經》哲學〉《中國哲學文獻選編》,頁355
- 周易溯源與早期易學考論
PDF 檔案
帛書《二三子》篇探析 3 帛書《二三子》篇探析 林文彬 一、前言 1973年12 月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發現了帛書《周易》。帛書《周易》是 寫在兩件帛書上,依據已經整理而發表的帛書《周易》,包含有《六
此段文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易傳 《易之義》作:「天地定立, ,火水相射,雷風相榑,八卦相厝。數往者順,知來者逆,故易達數也。」相較之下,除了古今字的差異之外,與《說卦》此章有三大差別。一是雷風與水火的排序對調,《說卦》雷風
西漢馬王堆漢墓帛書《周易》 【年代】西漢 【規製】帛幅高約48厘米,寬約85厘米。 【材質】帛 【現狀】湖南省博物館 【簡介】馬王堆帛書周易,1973年12月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3號,與其它27種帛書一起出土。原盛於一漆盒內。
PDF 檔案
– 馬王堆《帛書易經》卦序 – 京房易卦序 • 爻位的關係 • 義理派和象數派 • 《易經》中之「象」 – 《易》「象」 – 卦象 – 卦象解易例 • 《易經》之「數」 – 占筮之法 – 金錢起卦及斷占法 – 八經卦代表的數字 • 易圖 – 太極圖, 河圖,洛書
帛書易傳 由 Jack 在 2017, 六月 22 – 15:32 發表 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 ,除了有《周易》經文之外,還有易傳。現今十翼中只有《繫辭傳》,其餘所謂的「逸傳」包括了《二三子問》、《易之義》(又名《衷》),《要》,《繆和》,以及《昭力》。易學網
馬王堆帛書的“印文”、空白頁和襯頁 及折疊情況綜述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陳 劍 提要: 馬王堆帛書中有不少正文之外的印染文字或圖案等,本文統稱之爲“印文”,再分類分篇逐一討論。 。帛書還有不少未抄寫文字的空白帛片,或斷裂
帛書《易傳》五篇對《漢語大詞典》的訂補價值 張文玥[搜索該作者其他文章] (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) (首發) 馬王堆漢墓帛書《易傳》之《二三子問》《衷》《要》《繆和》《昭力》五篇,具有極強的文獻真實性,且為傳世文獻所未錄,更顯珍貴。
馬王堆帛書《易傳·二三子問》載孔子答二三子問,釋鼎卦的九四爻辭,結尾有一條引文,其云: 故曰:德義,無小;失宗,無大。 馬王堆帛書《易傳·二三子問》“大部分篇幅是孔子和他的門徒們討論卦、爻辭含義的問答記錄” [4] [4]。
周易 六十四卦 易傳 元亨利貞 占筮的儒教化 馬王堆帛書《周易》 阜陽漢簡《周易》 上海博楚簡《周易》 日書 儒教化 占筮 帛書 馬王堆 竹簡 西漢 阜陽 竹書 戰國 楚國 上海博物館 Zhouyi The book of changes Liushisi-gu The sixtyfour divinatory symbols
(三)馬王堆漢墓帛書《周易》: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岀土於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,墓葬年代是漢文帝前元十二年(公元前一六八年)。 其中不僅有帛書《周易(六十四卦)》,還有帛書《易傳》,包括《繫辭》、《二三子問》、《易之義》、《要》、《繆和》、《昭力》。
DOC 檔案網頁檢視
王金凌〈論《易傳》中乾坤的意義〉《輔仁國文學報》第12集,1996年8月,頁147-166。王金凌〈論京房的宇宙圖式〉《輔仁國文學報》第9集,1993年6月,頁275-238。王建慧〈馬王堆帛書《周易》異文考〉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》第19卷,1988
《周易溯源與早期易學考論》 – 丁四新 – 本書是作者長期研究出土易學的成果集結。前兩章,分別討論了數字卦問題,梳理了《說卦》三篇後得和汲冢竹書《易》等問題,解決了「《周易》卦爻畫的性質和來源是什麼」的重大疑難問題。中間五章,研究了馬王堆帛書《易傳》的文本和思想;從解《易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Add yours